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 >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現在我們去看中醫,大部分的人都存在着溼氣重的表現,不論男女,都容易有溼氣,而且溼氣的表現也有很多種,都是日常很明顯的症狀,據說只要中兩招,就是體內有溼氣了,那麼溼氣到底有哪些症狀又怎樣排出去呢,下面來看看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1

1、日常護理

溼氣重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溼氣進入身體,如不要直接睡地板、冒雨或穿未晾乾的衣服等。房間要注意開窗通風,讓屋裏潮溼的空氣可以及時排出,避免溼氣在日常生活中侵入人體,加重溼氣。

2、食物調理

排除溼氣還可通過飲食調理,患者平時可以多吃有助於排溼的食物,比如山藥、冬瓜、薏米等。

3、藥物治療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
  

患者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排除溼氣的藥物,如參苓白朮丸等,以及去溼氣的中藥方劑,例如三仁湯、清暑益氣湯、四妙散等。

4、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患者也可能是因爲平時缺乏運動,導致體內積聚的溼氣越來越多。患者可以通過適當運動幫助排除溼氣,比如跑步、跳繩等。

5、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排除溼氣比較常見的方法有鍼灸、艾灸、刮痧等。患者可以通過鍼灸足三裏、大椎穴、豐隆穴等排除溼氣;患者還可以通過艾灸曲池、合谷等穴位起到排除溼氣的作用。刮痧可疏通經絡、發散行氣,從而可促進溼氣排出。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2

溼氣的表現有哪些:

1,因爲溼氣可以阻滯人體的氣機正常運行,容易引起頭部懸暈,頭部較重,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等症狀。

2,溼氣重導致溏稀,大便不成形,黏滯粘馬桶,餿臭等症狀。

3,身體沉重乏力,雙腿沒有力氣,手腳沉重很難上擡。

4,溼氣重也會出現皮膚起疹的情況,例如溼疹。

5,舌苔嚴重,黏膩,白色,又厚重,舌頭兩側有齒痕。

那麼如何快速排除體內的溼氣,3招讓你體內溼氣全無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 第2張
  

1,食療調理

飲食要清淡,生冷食品,冰品或者涼性蔬果,不能經常食用。主食以穀物粗糧爲主。多吃紅豆薏米粥,淮山煲湯,山藥等。此外,也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蔘等加入到煲湯的材料中,熬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起到利尿,除溼的效果。

2,加強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通常是飲食油膩,又不愛運動的人。他們常常因爲身體沉,四肢無力,沒有精神而不願意活動,但是越不運動,體內所淤積的溼氣就越多,時間一長,溼氣必然就會攻入脾臟,導致溼熱病症。加強運動不但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快溼氣的'排出。因爲在運動的時候,體表的毛孔打開,排出的汗液會帶走大量的溼氣。所以,通過運動也可以排溼氣。

3,刮痧和拔罐

背部刮痧可以增加毛細血管的活性,也利於身體散熱祛溼。拔完罐以後,整個人會感到很輕鬆,這說明拔罐也起到了祛溼作用。

總之,溼氣是大部分人都存在的,爲了避免造成溼氣嚴重,影響人的生活,產生其他器官損壞,我們在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不吃油膩,不愛消化的食品,涼的食品也少吃,少熬夜,加強鍛鍊,每日要用溫水泡腳,排出溼氣。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3

熱療祛溼---拔火罐或艾灸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薰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溼氣。

草本調理---薏仁茶祛溼

【原料】薏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

【製作】曬乾後煮水,當茶喝,每天喝一到兩杯薏仁茶,可祛溼排毒,美白淡斑,對溼氣重、腳氣、溼疹均有效。目前市面有成品薏仁茶出售,可直接購買,省去自制的麻煩,但要看好配料表,單一的薏仁祛溼效果沒有那麼好。

怎麼把體內的溼氣排出來 第3張
  

堅持法--運動排溼

每天堅持半個小時運動時間,可以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身體器官運作,通過汗液形式將體內的溼氣排出體外,但是需要堅持鍛鍊,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能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從而防止內生溼氣的產生。參考運動:跑步、健走、瑜伽、跳繩、羽毛球、踢足球、籃球等。

源頭杜絕----減少接觸溼氣環境

飲食上需注意少鹽,幫助腎排水,適當午睡也能夠排出溼氣,戒菸戒酒,多吃含有燕麥、瓊脂、低聚木糖的.營養品;特別是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洗完頭要及時吹乾。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牀上。常年常吃蔥、姜、蒜能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