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清靜經》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經文不講有爲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爲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的內容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1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道教的經典之作,相傳是太上老君西遊龜臺之時,爲西王母說常清靜經。後經仙人轉傳,爲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即經文中葛玄所說:"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釋:

道教的道都是沒法解釋的,老子的解釋是這樣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從這段可以看出,大道雖然無形無情無名,但是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說明大道作用廣大,如人能遵道而行,則受益匪淺。

原文: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釋:

道雖然無形,但卻有清濁之分,這怎麼解釋呢?其實清濁就是陰陽,說明道有陰陽的特性,清就是陽,濁就是陰。動靜也是陰陽,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取類比象,將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歸納出"陰陽"的概念。孔子在《易傳》就提到"一陰一陽謂之道"。所以把握陰陽是修道成功的關鍵所在。

原文: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釋:

這裏涉及三個概念,神、心、欲。擾動心神的是人慾,人慾不除心神不寧。所以修道當從去人慾開始。人慾若去除乾淨,則"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到達空的境界之後還可以繼續提升,就是從"觀空亦空"一直到"湛然常寂"。到達這個境界後人欲自然不生,不生就是真靜。這裏的真靜也是道教修煉中的"真意"、"真土"、"中央戊己土"等等。

原文: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爲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爲化衆生,名爲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釋:

文章上半段是出世之法,出世得到"真靜"後還不算結束,還要用這"真靜"來入世。也就是"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從此以後循環不斷,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原文: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衆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爲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釋:

這段講不得道的原因,不外是有"妄心",有妄心就驚擾到神,神受驚則追逐外物,則貪生怕死,便有煩惱妄想,流浪生死,常墮苦海,永世不得超生矣。所以得道之法,全靠自己領悟,縱遇神仙,自己悟性不夠,終難得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用2

一、人們煩惱是因爲心不靜

《清靜經》經文稱:“衆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爲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既是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由此可見,衆生煩惱憂慮而不得真道的根本原因,在於心不清靜而生妄求外物之心,因此修道之要在於澄心遣欲,去除妄心而恢復清靜真心。故經文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二、內觀心性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進而言之,所謂修心遣欲,就是以觀想的方法,了悟世間萬物及衆生身心皆空幻不真。經雲:“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三、遣除各種心念

了悟身心以致萬物皆空還只是觀想的'第一步,即遣“有”,否定了有形之物的真實性。更進一步,不僅將有形之物認爲空幻,而且這種觀想出的感覺也是不真實的,應在觀想中遣除,才能使心念不生,體合於道,常清常靜。故經文雲:“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靜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能達到身心常清常靜的人,纔可得入真道。

但是所謂“得道”只是一種方便說法,指去除一切牽累而達到徹底了悟的精神境界,並非真有一個“道”可以求得。因此修心得道,只能是“得無所得”以無得爲得。經文說:“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爲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爲化衆生,名爲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四、注重心性修養

《清靜經》所講的內觀心性修養方法,在隋唐時極爲流行。類似《清靜經》這樣短小精煉的經文還有許多。如《太上老君清靜心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太上靈寶洗浴身心經》《太上靈寶智慧觀身經》《太上玄都妙本清靜身心經》等。這些經文的思想義理及詞句都與《清靜經》基本相同。唐末五代至宋元,心性修養成爲內丹性命雙修的一個方面,因此《清靜經》越發受到重視。唐末杜光庭之後,南宋道士白玉蟾、金元道士候善淵、李道純、劉通微、王道淵等均爲《清靜經》作注,誦習此經爲道士日常必修功課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