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讓孩子明白這件事的意義所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教育孩子是一份值得投資的事業。以下是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1

無菌艙裏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動做到兩不打擾,一個略有噪音的環境還有利於養成孩子睡覺不怕打擾的好習慣。

剛生了寶寶的家長,不少人總是非常小心地呵護着嬰兒的睡眠。說話聲音壓得低低的,把電話線也摘掉了,生怕有什麼動靜吵醒孩子。家長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是錯誤的,可能正是給孩子將來的睡眠製造麻煩。家長不應該嬌縱孩子睡覺怕吵的習慣,應想辦法讓他逐漸適應生活噪音,學會睡覺不怕吵。一個簡單的生理問題如果一直被錯誤地解決,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心理問題。

家裏有些動靜,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睡覺。父母在房間裏走動不用攝手攝腳,說話也不必悄聲細氣,否則孩子習慣了寂靜的環境,突然聽到一點聲音反而容易驚醒。無論嬰兒還是兒童,只要平日習慣了家裏的一般嘈雜聲和說話聲,即使有客人來訪談笑,或收音機、電視機打開着,甚至有人走進他們的臥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就像對睡眠環境常有“安靜”要求,人們也習慣於在學習環境上要求安靜。但也正像適當的噪音有助於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適當的噪音也可以培養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抗干擾能力。所以在孩子學習環境方面,也不應該過分追求安靜,以免物極必反。

現在一個比較麻煩的傾向是,在學校裏或家庭裏,我們總在盡力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除了課堂以“安靜”作爲審美標準,以喧鬧爲壞現象,甚至連小學的活動課也要求孩子們不出聲。這方面經常是做得太過了。教育應該爲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工作,不應該追求表面的整齊和迎合某些消極癖好。在學習環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製造喧鬧,也不需要過分追求安靜,順其自然纔是最好。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學習,找藉口說別人吵着她了,這種情況下,家長更不能助長孩子的壞毛病。無菌艙裏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爲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爲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去適應環境2

1、培養孩子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

學習環境的變化有時不可避免,事先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當變化來臨時,就不會感到突然,熟悉已久的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孩子可能表現出緊張、慌亂的精神狀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控制這種情緒,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或者做深呼吸,或者鼓勵孩子樹立堅強的信心,培養沉穩的心理素質,讓孩子逐漸做到無論大小事都處變不驚,冷靜、理智地對待一切。

2、幫助孩子發現新的學習環境

許多孩子對一種新環境最初都懷有戒備之心,但同時,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有迫切接近的意識,家長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和孩子一起尋找新的學習環境的優點:自由、和諧、有激情或幽默?,慢慢地,孩子會熟悉這個新環境並認可它。

3、放手,讓孩子獨立行動

孩子對不同學習環境不太適應的諸多原因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家長包辦過多,孩子獨立太少,孩子腦子中已有了依賴性,一旦遇上完全陌生的環境,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家長,所以,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做事,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 、開眼界,開心胸

有些孩子像溫室裏的花朵,心靈脆弱,眼界狹窄,家長應帶孩子多出門,走進大千世界,觀日月星辰,看潮起潮落,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開闊心胸,培養臨危不亂、鎮定自若的氣魄,這樣去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就會顯得從容多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