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如何培養好孩子是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家長應當與孩子統一戰線攻克難關,培養的能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爲大家分享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1

上美術興趣班後,玥玥不喜歡畫畫了

玥玥今年5歲,在家裏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畫畫。家裏的牆上、地上、桌上都留下了她的大作。看到玥玥對畫畫如此有興趣,媽媽在徵求了玥玥的意見後,決定送她上一家在當地頗具名氣的興趣班。上了5次之後,媽媽發現玥玥不再像以前那樣在家舞弄顏色了。又上了3次之後,玥玥跟媽媽說不想學畫畫了。媽媽問她原因,她說不好玩。媽媽覺得這樣半途而廢不好,就強迫她繼續上。後來,只要一提到上美術班,她就找理由拖延,或東躲西藏地不肯出門,有一次甚至還想在路上逃跑。好容易把一學期的課上完,她說什麼也不願意再上美術興趣班了。

應該說,玥玥的表現具有普遍性。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沒上興趣班之前,孩子對畫畫、跳舞或者唱歌興趣十足。然而,幾次課下來,很多孩子就會哭着不肯去,孩子的興趣怎麼會突然消失了呢,興趣班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兒童性缺失使興趣班南轅北轍

從兒童發展的立場來看,興趣是兒童生命生長過程中對外界事物的一種內在衝動,是兒童內在生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並不是培養的結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園外的很多興趣班,並沒有引導兒童的自然生長,而是扭曲了兒童自然的生長軌跡,磨滅了兒童教育中的兒童性。 所謂兒童性,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尊重兒童自身的發展大綱,滿足他們內在的生命衝動和好奇慾望,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靜觀當下許多以培養兒童興趣爲幌子的園外興趣班,我們可以發現,其教育教學中無視、忽視兒童性的現象不在少數,它們共同削弱了兒童發展的'內在衝動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無視兒童自身的發展大綱。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爲,兒童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其自身的發展大綱,有其內在的成長驅動力,這就要求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需要以兒童現有的生命能量爲基礎。在皮亞傑看來,人爲地推動兒童超越其自然水平就如同訓練動物在馬戲團表演雜技,這種做法對兒童的正常成長並無益處,反而可能導致其發展的阻滯。社會上的各色興趣班恰恰無視孩子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採用加速發展的方式,以教師的教學大綱代替兒童的發展大綱,以教師的目的性需要規約兒童的成長性需要,兒童的興趣就在這樣的被規約、被代替中漸漸消失,最終造就了無興趣的兒童。

從這些興趣班的做法來看,比較典型的做法就是拔高教學難度、延長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的拔高主要體現在將高年齡段的學習內容下放到低年齡段學習,如讓小班的幼兒學習本應在大班學習的跑跳步,讓中大班的孩子學習本應在小學學習的識字、寫字等。延長教學時間,主要指無視兒童的有效注意時間,爲了經濟效益,設定較長的單位教學時間。過長的學習時間、過高的學習難度,使得孩子發自生命成長的玩顏色、耍樂器、嬉線條的本真需要被壓抑,兒童成了一個接受的容器,其自主探索、好動、嘗試的慾望被阻斷。原本生龍活虎的兒童,被興趣班中非兒童性教學轉化成了學習的機器,好奇好玩的探索過程變成了興趣班上枯燥的靜坐時光。

其二,忽視兒童興趣發展的支持性條件。

幼兒對事物的興趣源自於生命成長過程中的內在衝動,但幼兒的興趣又是不穩定的,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支持性條件。就幼兒期而言,幼兒對事物興趣的維續並非來自於端坐靜聽,它需要多種感官的探索與嘗試。

這裏以幼兒的舞蹈興趣爲例來加以說明:

前蘇聯學者蘇菲認爲,兒童在進行音樂想象與創造時,需要藉助於故事媒介。她認爲,如果一個音樂作品能夠讓兒童聯想到一件事、一個小動物、一個有意義的情境,他們就會喜歡它。在舞蹈律動中,當成人將音樂作品與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關聯時,幼兒便能將自己的經驗與音樂的意義相對接,生成自己的理解,創生出獨特的動作表現方式。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

然而,在許多興趣班的舞蹈教學中,教師通常採用觀察模仿的教育方式,通過講解示範的方式將音樂的情緒、情節、意象反饋給幼兒。在講解時,教師主要採用客觀描述的方法,即什麼樣的身體部位以什麼樣的方式做什麼樣的動作。這種描述方式遠離幼兒的主觀經驗,忽視了幼兒的個體感悟與意義轉換,幼兒只是在教師的示範、圖譜、指令中刻板記憶、簡單模仿,音樂本身的流動性、靈性被僵硬的口令與動作肢解,在這樣的反覆訓練下,幼兒的舞蹈興趣逐漸被磨滅。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2

比較容易適應的假期興趣班

動手操作型 ——手工班、實驗班

一些操作性比較強的興趣班很適合在假期裏給孩子上。比如科學小實驗班、巧巧手班等。孩子好奇心強,而且特別喜歡自己動手操作。上這樣的班,他們會把上課當成是一種遊戲,容易產生興趣,而且在玩中還能學到一些知識。這類興趣班還有一個特點,即課程之間的上下銜接並不緊密,獨立性比較強,就是中間落下一兩次課也無關緊要。

推薦指數:★★★★★

熟能生巧型 ——游泳班、球類班

像游泳、球類這些興趣班也比較適合給孩子在假期上。因爲這類興趣班講究的是熟能生巧,進行連續性的訓練學習,孩子掌握得比較快,效果會很好。就拿游泳來說,天天遊和一週遊個一兩次,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天天遊的孩子,一個短訓期(12天左右)下來,已經能基本上掌握一種泳姿了。如果一週只有一兩次練習,平時在家也沒有練習機會,孩子可能會對上一次的課比較生疏了,再上新課時不能很快進入狀態。

興趣班咋成了孩子的興趣“殺手” 第2張

推薦指數:★★★★

趁熱打鐵型 ——棋類班

有的興趣班需要“趁熱打鐵”,也比較適合假期天天上。比如棋類,今天老師教了一種下棋技巧和規則,他有了一個初步印象,摸着門了,來了興趣。第二天再去學,不僅能運用前一天學到的規則來下,老師還會再教新的內容。這樣既能保持他的新鮮感,也能加深前一節課學的內容,具有連續性。經過十幾天的強化訓練,孩子的進步會很明顯。

推薦指數:★★★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