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有自己的小孩的,但是我們在教育小孩的同時是不能打小孩的,長期棍棒教育會引起小孩的一個心裏障礙,一起來看看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1

一、可以打孩子的情形:

1、 威脅到孩子自身安全,多次勸告無效時。

有的年齡小的孩子,還有沒有形成足夠的人身安全認知,在面臨諸自身安全時,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會帶給自己生命威脅,家長多次勸告無效時,可以對其實懲罰。

比如,孩子在私家車上將頭或手伸出車窗外玩耍,家長勸告無效時,必須採用非正常手段及時制止。

2、 孩子在公共場所各種鬧騰影響到了周邊人和周圍的環境

時。

比如,帶着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孩子卻在大廳嘻戲打鬧,家長多次勸告,依然不停鬧騰,這時父母可將孩子帶離公共空間,在無人處適當的進行體罰。

注意事項:

1、 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不分青紅皁白,上來就是一巴掌。都說衝動是魔鬼。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認爲父母不愛他,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2、 家長不要出手太重。有的家長借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負面情緒, 下手過重,會給孩子造成一些身體上的傷害,這是千萬不能的。

3、 不要當着衆人的面打孩子。孩子無論大小,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當着衆人的面打孩子,不僅會讓孩子感到難堪,還會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

4、 要告知孩子自己被打的原因

生活要有儀式感,教育孩子也一樣。家長們在情緒失控下打了孩子後,一定要靜下心來,明確告訴孩子,爲什麼他會捱打,下次再犯錯誤該如何處理等。

5、 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

家長要告訴孩子,雖然孩子受到了體罰感覺到疼痛,但父母何嘗又不心痛,一樣的感到很傷心。同時要讓孩子明白,就算他做錯了事,他依然是自己的心肝寶貝,依然是愛他的,父母打他只是爲了讓他長記性,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二、不打孩子的情形

1、不觸及原則性的問題,可以用事件結果懲罰孩子時

比如,女兒小的時候在商場買了一個聖代冰淇淋,一邊吃一邊逛商鋪,東瞧瞧西看看,高興得手舞足蹈的。我提醒她多次,小心手中的冰淇淋,她不聽,結果沒過多久,冰淇淋才吃到一半,就連盒子啪的一塊掉在了地上。

我說:” 冰淇淋掉了,吃不成了,我不會給你再買一個,同時,你自己到服務檯,告訴清潔阿姨把地板上的污漬處理了。“

這樣做,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爲的過失造成的後果。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
  

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纔行爲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2. 可以借用孩子的軟肋懲罰時。

比如,女兒從小就愛畫畫,畫完畫後,有時會把水彩筆、顏料棒等等畫畫工具落在沙發上,一小玩具留神,就將家裏的布藝沙發弄花了。

這時候,我會很明確的告訴她,我對她的這種畫完畫沒有收拾好工具的做法很不滿意,而且看到沙發被弄花很生氣,告訴她如果不收拾好繪畫工具,以後就不能畫畫了。同時,對她犯錯懲罰,今晚的動畫片不能看了。

3. 2歲以下和12歲後的孩子不要打。

孩子2歲以前,心智發展不成熟,對規則缺乏正確的認知,犯點小錯是很正常的事。這個時期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不但不會起到警示作用,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比如很多1歲左右的孩子,學着自己吃飯時,不會用筷子和勺子,而是直接用手抓碗裏的食物吃,這時,你就不能動手打他,而是要都他如何使用吃飯的工具,用正確的方法吃飯。

12歲的孩子,自我意識、獨立意識開始形成,自尊心也越來越強。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規則已經有正確的認識,是懂道理的年齡了。可以採用民主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

並且,12-15歲,正值青春叛逆期,他們有自己思想,對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爲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不喜歡被父母束縛。這時候打罵對他而言已經不起作用了。

如果家長打罵他們,下手輕,對他來說就是撓癢癢而已,不會覺得有多痛,他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下手重了,一言不和就離家出走,甚至有個別偏激的孩子會選擇自殺,那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2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從小就慣着孩子,其實有時候就應該用棍棒教育

1、大發脾氣,惹人生氣

常言道:孩子的臉,六月的日子,變了就變了。上一刻快樂,下一刻平靜,下一刻風暴,天崩地裂。如果家長不滿足孩子,隨心所欲,

孩子就會哭鬧、發脾氣,長期放任,孩子眼裏沒有人,養成了發脾氣的習慣,必須立即加以教育,孩子將來的路纔會順利。

2、威脅家長

當今生活中,常聽到孩子對父母威脅的事,最常見的是孩子五六歲時買不到心愛的玩具就躺在地上哭,跟他講理也不聽,只要不慌張,

最後妥協答應了。他可能在回家後威脅說,如果不給他買,他就不吃東西,絕食。家長這樣做很痛苦,要從多方面嚴格管教,養成不胡鬧的習慣。

有的孩子自小被父母寵壞,想要什麼父母就不吝嗇,自小養成這樣的壞毛病,有什麼要不來的,就會躺在地上不起來。如果家長能做榜樣,

他們就能做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孩子們的無理行爲就不可能得到控制。

3、不睡覺

小孩的到來,給家庭帶來了許多溫暖與美麗,但父母也增加了壓力,白天忙忙碌碌,想舒舒服服地洗個澡睡覺,家裏的熊孩子晚上不睡覺,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 第2張
  

成了家裏的'夜貓子,父母睡覺,他還在那裏胡鬧,其實,他從小就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有利於小孩的身心健康。

4、浪費食物

如今小孩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吃的不只是嘴,還有飯。小孩有浪費食物的壞習慣,必須幫助小孩改掉這個習慣。教孩子吃完飯,不要吃得太多,

不要帶得太多,不要買得太多。不能每餐都剩,必須吃乾淨。吃吃喝喝都要從細微處進行教育糾正,米粒辛苦,不能浪費哦。

5、小孩有暴力傾向,喜歡用手打人

人們常說隔代的親戚,事實上也是如此。有的老人對孫女很好,孫女打自己不說一句話,孩子有暴力傾向,喜歡打人。面對這種情況,

家長也可以考慮用同樣的方式來反擊。要防止孩子受傷,當然,要讓孩子感受到捱打的感覺,好好進行批評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實際上,孩子們產生暴力傾向的原因往往是父母和老人的教育方式,過於溺愛,孩子們越來越自私,喜歡動手打人,父母必須馬上教育,如果不願意錯過最好的教育機會,長大後孩子們就會受到懲罰,無法管教。

6、發脾氣的時候,隨便扔東西

當兒童語言能力不成熟,相對不足時,當兒童生氣時,他們可能會以掉東西的形式表達不滿。但這樣看上去誠實可愛的父母,事實上卻對孩子的這種行爲忍無可忍,

孩子以後的情感難以控制,隨時隨地掉落東西,傷害他人,發泄不滿,長期不利於對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建設管理,父母在孩子掉落東西時,必須立即制止。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3

孩子因爲還不懂事,所以在教育的時候,有些家長真的非常無奈,甚至因此打孩子,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好的,打可以,但要達到教育的目的才行。

對於打孩子的問題,這種行爲肯定是不提倡的,孩子也是需要得到尊重,應該平等相處,就像家長對待成年人一樣,肯定不會隨便打成年人,

因爲家長知道打人是不正確的,同理,打孩子肯定也是不正確的。但是,如果孩子做錯事情,屢教不改,好言相勸無用,這時打一頓也許能讓他記住教訓,

起到不錯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打孩子不是情緒的發泄,一定要明確告訴他捱打的'原因,並且打完要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消除負面影響。

總之,能不能打不是重點,關鍵是什麼時候打,怎麼樣打,這個度能把握好的話,那麼可不可以打孩子就不是一個問題了。

如果孩子太小,他聽不懂道理,此時打也沒用,簡單言語訓斥或開導,哪怕威脅“不給好吃的”都行,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當孩子大一些,懂事了,此時可以跟他講道理,但遇到特別棘手的事,得讓他知道疼,纔會長記性。

其實在教育過程中,重要的是教育方式和引導方法,方法得體纔是教育的關鍵。家長可以適當的打,但不要過分了,最好是動之以情,

教育小孩該不該打孩子 第3張
  

因爲孩子接受事物和道理的能力不強,但是如果孩子犯了道德性錯誤,就一定要打了,讓孩子知道後果,以後纔不會釀成更嚴重的後果。

當小孩不聽話時最好不要打孩子,打孩子並不是一種科學的手段,只有當孩子觸犯到原則上的問題時,比如玩水、玩電、玩火時,可以適當用打的方式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讓孩子遠離危險。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尤其是在孩子處於叛逆期時,家長如果不正確教育孩子,可能給孩子身體和心靈都造成不好的影響。當孩子實在不聽話時,家長可以採取如下辦法:

1、冷靜對待,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可以讓孩子適當冷靜,家長也不要急於去說服他,等孩子安靜下來後,再給孩子講道理,可能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2、適當體驗,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本來就不正確,家長不妨在沒有危險時,可以讓孩子嘗試,當孩子碰壁時再講道理。

3、及時鼓勵,當發現孩子有一點進步時,要及時鼓勵,給孩子信心,他就會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爲,逐漸就能改變不良習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