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驚蟄的傳統風俗

驚蟄的傳統風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驚蟄的傳統風俗,驚蟄,是中國傳統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或四日,驚蟄是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下面來了解驚蟄的傳統風俗。

驚蟄的傳統風俗1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於公曆3月5-6日交節,各種昆蟲沉睡了一冬天後驚蟄就像信號通知他們春天到了,春天常有隆雨雷電,昆蟲們在這時破土而出,有種雷聲驚動了蟄伏的昆蟲,萬物甦醒的感覺,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二候黃鸝鳴;三候鷹化爲鳩,驚蟄在古時候也是學堂開學的日子。

驚蟄時家家戶戶貼上了雷神的畫像,擺上供品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雷神作爲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來震動人間,所以過去有驚蟄日祭祀雷神的習俗。

港澳地區有打小人的'習俗,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犯之則在年內遭邪惡小人興風作浪,阻撓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因此大家都要買份紙料,內含紙老虎、吉紙、小人紙等去“打小人”。

驚蟄的傳統風俗

驚蟄還有吃梨、蒙鼓皮、祭白虎、吃烙餅的習俗。“白虎”在民間傳說裏不僅是守護一方的神獸,也掌管着中國民間的口舌是非。在廣東一帶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說法,據稱白虎爲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所謂“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繪製黃色黑斑紋的紙老虎。

驚蟄“吃梨”是民間流行的習俗,因爲“梨”和“離”是諧音,有遠離的意思,驚蟄是昆蟲復甦的時候,吃了可以讓蟲害原理莊稼,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口乾舌燥,身體不舒服。因此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風俗習慣。

吃烙餅是山東的習俗,祈禱糧食的豐收。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祭雷神,蒙鼓皮。吃烙餅是山東的習俗,在驚蟄的時候人們用糧食烙餅,祈禱今年的糧食可以豐收。

驚蟄的傳統風俗2

驚蟄簡介

驚蟄,古稱“啓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着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爲“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爲“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古代分驚蟄爲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爲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爲:“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你可能感興趣:驚蟄是幾月幾日 風俗 由來

驚蟄的傳統風俗 第2張

驚蟄氣候

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爲3-6℃,沿江江南爲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南方大部分地區,亦可聞春雷初鳴。“驚蟄”節氣後,南方暖溼氣團開始活躍,氣溫明顯回升,淮河沿岸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

你可能感興趣:驚蟄日聞雷聲 預示着什麼

驚蟄飲食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別是冰糖蒸梨對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製作簡單方便,平時不妨把其當作甜點食用。

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爲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在山西的雁北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爲與害蟲別離。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

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爲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義。

驚蟄的傳統風俗3

驚蟄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該節氣在歷史上曾被稱爲“啓蟄”。西漢時期輯錄的《大戴禮記·夏小正》曰:“正月啓蟄”。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啓蟄”這個名稱。

據說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爲“啓”,爲了避諱而將“啓”改爲了意思相近的“驚”字。

進入唐代以後,“啓”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啓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

此後,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歷。“啓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歷的時候。

驚蟄的傳統風俗 第3張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一歲十二個月建,每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

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機;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

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進程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