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吃餃子的象徵

吃餃子的象徵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吃餃子的象徵?餃子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在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地方都是吃餃子,餃子的寓意在民間有好多的說法,關於吃餃子的象徵大家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吃餃子的象徵1

春節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

過年吃餃子的傳說主要有三種,一說是爲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爲“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人時,由於天寒,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爲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拴住,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纔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吃餃子的象徵

春節吃餃子有許多美好寓意,尤其是在除夕夜。除夕夜的這頓餃子之所以非比尋常,一是因爲臘月三十夜的23時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時,正好交子時,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二是人們期望把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不如意的煩惱事,像吃餃子那樣一塊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餃子還有祈求來年早生貴子,全家人丁興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此外,餃子成爲春節吉祥物,還因爲其形狀像銀元寶,春節吃餃子有象徵“新年大發財,元寶滾滾來”之意,寄託着人們“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

爲了圖吉利和喜慶,人們在包餃子的時候會往裏放些東西,如紅棗,寓意早生貴子或早日發財;有的放入栗子,寓意大吉大利;還有的`放入硬幣,誰吃到了,預示誰能發財。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麪條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線穿元寶”。

過年吃餃子也有忌諱,比如煮破的餃子不能說“破”了、“爛”了、“壞”了,而要說“掙”了,“漲”了。這些忌諱帶有人們求吉納祥的寓意。

吃餃子的象徵2

象徵意義

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我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年夜飯爲什麼吃餃子:

古代的習俗

餃子是過年祭祀後食用的食品。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爲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裏交上好運

餃子形如元寶

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包住吉祥喜氣

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好吃

餃子本身就好吃,民間有“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

吃餃子的象徵 第2張

過年吃餃子的民間傳說

天上的財神爺,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推着一車財寶來到人間,把財寶撒給各家各戶,人們都很尊敬他,都拿出好吃的給他吃。慢慢地,財神爺就分得不均了,他見誰家給他的東西多、好吃,他就把財寶給誰家的多點,誰家拿出的少、不好吃,他就少給誰家點。

有個老員外不信神,沒有給財神爺準備好吃的,財神爺到他家一瞧,大發脾氣,不但沒給他財寶,還沒收了他家過年的東西,連燒火的柴火也收走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命財神爺重新去把沒有撒財的人家全部補上。

再說那老員外,爲了安安生生過個年,就囑咐大媳婦燒火,二媳婦做飯,大媳婦過來問:”爹,用什麼燒火啊!“老員外說:”金條。“二媳婦過來問:”做什麼飯啊!“老員外說:”元寶。“聰明的大媳婦拿來黃紙裹成金條的樣子當柴火燒,能幹的二媳婦把白麪揉好,用擀麪杖擀成圓片片兒,給裏麪包一些菜,捏成元寶的樣子後扔到鍋裏煮。財神爺一見,暗暗稱奇,就偷偷地把真元寶、真金條扔進鍋裏走了。

這事兒一傳開,人們都照着做,把小面片包菜做成的飯叫餃子,以表示是財神爺送來的財寶,從那時候起這個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吃餃子的象徵3

“餃子”又名“交子”代表“更歲交子,團圓福祿”。餃子也是在農曆新年和冬至等節日的重要食品,也是中國北方省份全年食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來歷——

餃子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爲“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爲“角子”,明朝元代稱爲“扁食”;清朝則稱爲“餃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爲醫聖張仲景首創。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後,在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飢受寒,耳朵凍爛,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附近搭棚派藥,用羊肉、驅寒草藥煮熬成“祛寒嬌耳湯”,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據說吃後身體會發熱,兩耳很快就痊癒了。張仲景派藥持續到年三十。年初一時,人們開始仿嬌耳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稱之爲“餃耳”、“餃子”。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餃子大約最早出現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現今通過考古發現可以證明唐朝已經享用餃子,1972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就發現了餃子實物。餃子在元明時代稱爲“扁食”,清代稱爲“餑餑”,除夕包水餃,稱爲“煮餑餑”。

吃餃子的象徵 第3張

擴展資料:

民俗——

1、春節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爲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一種必不可少的佳餚。在中國許多地區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

2、除夕

按照民俗的解釋,“除夕”這一天是人、鬼、神交戰之日,因此,必須要人人蔘與,才能獲得來年的吉祥平安。

3、冬至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