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兒童藥,企業不願碰的一塊“蛋糕”

兒童藥,企業不願碰的一塊“蛋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國家兒童就醫、用藥的保障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其文明程度。但在我國,兒童專用藥短缺已是老生常談。近年來,國家雖然加大了對兒童專用藥的重視和投入,各種政策利好不斷,但因爲政策落地難、企業不重視等,導致兒童藥研發依然步履維艱。

兒童藥,企業不願碰的一塊“蛋糕”

規格、劑型、品種、口味全都缺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16.6%,兒科患病人數約佔所有患病人數的20%,但我國兒童藥卻面臨品種少、劑量規格缺乏和用藥信息不全等問題。

1.品種缺乏。據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3500多個製劑品種,兒童專用的只有60種,比例僅佔1.7%。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中,中成藥有203種,其中兒童專用藥9種,註明兒童用法用量的22種。2011~2013年,北京兒童醫院調查顯示,在15家醫療機構供患兒使用的6020種藥品中,兒童專用藥僅45種。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兒科主任李春富說,特別是新藥,藥企一般首推成人用的,顧不上兒童。

2.劑型缺乏。北京兒童醫院調查了231種兒童常用處方藥,劑型位居前三的是注射劑(142種)、片劑(89種)、口服液(21種),而適宜兒童的劑型,如粉末吸入劑、栓劑、糖漿等有限。李春富表示,即便有兒童劑型,一般也都是常用藥,治療難治病、罕見病的很少。

3.用藥規格缺乏。李春富說,由於缺乏兒童專用藥品,許多藥品都需要用剪刀或手掰把成人用的藥片分成1/2、1/4,甚至1/8,“不僅不衛生,而且很難做到劑量準確”。如果是膠囊製劑更麻煩,“家長只能買一些空膠囊,把粉劑分裝進去,誤差更大。”

兒童藥短缺,造成兒童用藥不得不超說明書使用。“不少藥品說明書明確指出‘沒有兒童資料供參考’,也沒有兒童適應症和相關數據支持。”李春富無奈地說。北京兒童醫院調查發現,2012年4月~2013年3月期間,門診總藥品超說明書用藥發生率達65%。

超量用藥,代謝困難危害極大

近年來,兒童用藥安全事件不斷髮生,多次造成兒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2012年,原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顯示,中國每天有數百人死於用藥不良反應,其中兒童佔32%。

李春富說,兒童作爲特殊羣體,各組織器官和身體機能都在生長髮育中,對藥物的吸收、代謝,以及不良反應和器官損害,與成人有差異。將成人藥根據體重酌減給兒童使用,缺乏科學依據和循證醫學證據。例如,兒童的腎血流量僅爲成人的20%~40%,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都不完全,藥物的腎清除能力不足,因此,兒童抗菌藥劑量宜小,給藥間隔宜適當延長。此外,各年齡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內臟功能等差別也很大,用藥存在差異。

兒童用藥的劑型選擇也很重要。比如,嬰幼兒吞嚥功能發育不完善,難以服用片劑,最好用滴劑、噴劑、粉劑等;嬰幼兒皮膚角質層薄,皮膚灌流程度及表皮水化能力大,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等經皮吸收比例更強。因此,根據兒童所處生長髮育階段和病情,選擇適當的藥物、劑型和劑量至關重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和營養處處長謝若博指出,若及時使用適合患兒年齡、身體狀況和體重的藥物,許多疾病都可以治療。謝若博表示,理想的兒童藥物需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生理條件、體重,以靈活的固體口服劑型爲好,既可以整顆服用,也可以溶解於不同的液體中,或作爲撒劑撒在食物中。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表示,藥廠在用藥舒適性問題上也缺乏考慮。兒童對苦味的耐受力不如成人。由於味道不好,患兒吃下去容易嘔吐,造成誤吸。不少家長爲了讓孩子順利吃藥,嘗試把藥加到果汁、牛奶中,可味道依然很糟,更難以下嚥。但在國外,兒童用藥有蘋果味、橘子味等,口感好,容易讓兒童吃下去。

幾大原因讓研發受限

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預測,我國兒童用藥銷售額將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增速,2015年將達669億元。但據《2013年中國兒童用藥白皮書》統計,截至2013年1月,我國國產藥品批文共有18萬餘條,其中專用於兒童的藥品批文僅3000多條。還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4000多家藥企,但專門爲兒童生產藥品的不足5%,國內兒童藥90%的市場份額被幾家外企瓜分。專家指出,下面幾個原因讓兒童用藥研發生產成爲不少藥企不願邁過的一道坎。

主觀認識仍不足。於明德告訴記者,隨着醫學發展,人們漸漸認識到兒童用藥的特殊性,但許多藥品生產企業主觀認識仍不足,導致需求不太緊迫。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其條例,還是現行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都未對兒童用藥的註冊提出特殊規定,即在法規方面已經把兒童用藥成人化了,致使我國兒童藥物的註冊無專門法規可依。

研發更難成本高。於明德指出,兒童藥的各項指標比成人藥更嚴謹,而目前的藥品定價原則是以藥物有效成分含量爲基準,兒童藥有效成分含量低於成人藥,售價也相應較低。比如某種藥物,成人制劑100毫克定價100元,如果兒童劑型有效成分是成人的1/10,則定價可能就是10元左右,而兩種製劑在工藝流程、工時和包裝上相差無幾。“兒童藥在生產設備、質量控制、技術投入等方面並不比成人藥少,卻無法從定價上得到補償。”於明德說。兒童藥品劑型比成人藥要求更高,如口崩片(可在幾秒內快速溶解或崩解,對兒童、老人等吞服片劑或膠囊困難者有幫助)、咀嚼片等;適用年齡層窄,必須開發多種規格;口味還需特殊調整,增加服藥舒適性。這些都增加了企業的生產和研發成本。

市場需求不穩定。兒童處在生長髮育期,本身不穩定,患病週期也相對較短,獨有疾病不多,造成市場非常不穩定,企業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臨牀試驗風險大。“一般藥品研發上市都要進行臨牀試驗,把不良反應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但拿兒童做藥品試驗遭到很多人反對,很少有企業願意冒這個風險。”李春富告訴記者。家長也害怕孩子成爲“試驗動物”,擔心藥品出現已知或未知的副作用。

增強使命感是當務之急

於明德指出,要解決兒童藥短缺現狀,當務之急是加強宣教工作,將開發兒童藥的重要性、使命感傳遞給全社會。“要讓企業、醫生、老百姓都知道,對於兒童來說,良藥苦口是不行的。”

針對藥企,於明德指出,首先要弄清,短缺的兒童藥集中在哪些品種,然後研發相應的口服液、糖漿、膏狀等適宜兒童的劑型。其次要完善兒童臨牀數據,同一藥物成分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需進行不同劑型、規格及口味的藥學研究。最後要提升技術標準。於明德說,比如藥片太大,兒童吞嚥不方便,可以用濃縮的辦法減小體積,這需要在藥品設計上下功夫。

目前,國內有一批兒童醫藥企業率先引進國際理念,比如海南快克出品的小快克牌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從研製之初就剔除了可能危害兒童神經系統發育的鹽酸金剛烷胺、咖啡因等,採用安全的配方。在精準用量上借鑑美國做法,在包裝盒上對應體重標出不同用量,並採用分割包裝專利設計,在每袋中間壓了一條線,斜着剪是半袋,橫着剪是一袋。但由於政策限制,小快克的價格僅12元左右,也不在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中,企業承受巨大風險。於明德對此表示,想增加藥企的研發生產積極性,要有政策引導。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衛計委等六部委公佈了《關於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在兒童藥申報審評及研發等方面提供利好新政。其中包括,兒童藥申報審評環節將設立“專門通道”,尤其是國外已上市但國內缺乏且臨牀急需的兒童適宜品種、劑型、規格,要加快審評進度。在研發上,將根據我國兒童需求,逐步建立鼓勵研發的兒童藥品目錄,並納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引導企業優先研發。在臨牀試驗方面,將爲提高受試者參與度而付出努力,同時探索建立新藥申請時提供相關兒童臨牀試驗數據及用藥信息的制度。於明德建議,未來還可按規定及時將兒童適宜劑型、規格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既可以減少消費者購買藥品的負擔,又能鼓勵企業繼續生產。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