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壓抑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壓抑心理在小孩羣體中也非常普遍,要想幫助孩子告別這種心理,儘快恢復心理健康,下面是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1

亂扔東西愛打人

5歲的小威是個讓人“頭痛” 的孩子:在幼兒園總是搶小朋友的玩具;做遊戲只能贏不能輸,否則就會耍賴;想要什麼就大哭大鬧,從不會好好說……小威媽媽深感無奈,只好帶他到醫院兒童心

理科諮詢。醫生髮現,小威的父母由於工作忙,很少帶他出去玩,以致小威缺乏與人交流和相處的機會,父母的冷落也讓他的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導致了“不合羣” 等表現。

一般而言,孩子的攻擊性在2―3歲左右開始體現,比如沒輕沒重地隨手把東西扔在地上,或莫名其妙地推別的孩子。這是因爲,幼兒 是不會約束自己的。對孩子的這些行爲,有的家長覺得好玩而放任不管,反而會固化其攻擊行爲。

據研究,攻擊行爲有一定程度的遺傳傾向,但後天的養育也很重 要,如果父母或家人過於粗暴,對孩子的關愛不夠,更有可能固化其先天的攻擊傾向。

對策:家長不要急着教訓孩子,首先要了解導致攻擊行爲的事件始末和孩子內心的想法,弄清楚後再思考從 何入手來教育孩子。切忌不分青紅皁白就打孩子,以暴制暴只會強化攻擊行爲。對於只是偶然出現攻擊行爲的孩子,只需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等孩子大一些,心理成長了,攻擊行爲自然就會消失。對於常表現出攻擊性行爲的孩子,家長可以安排一些簡單、需要耐心的遊戲,以確保他有足夠的時間完成。

總是不願意睡覺

上5年級的小洋晚上不願意睡覺,整天無精打采,還常常無故亂髮脾氣。醫生檢查發現他並無軀體原因,經心理醫生詢問得知,小洋在學校目睹沒寫作業的同學被老師懲罰,這讓他總擔心作業做不完,會受到同樣的懲罰,所以睡不着覺。

目睹同學被老師責罰,或許被責罰的人心裏沒當回事,可看到的孩子卻被嚇壞了。這其實與孩子天生的氣質類型不同有關。有的孩子天生憂鬱、敏感,情緒易受影響,容易受到創傷性事件的影響。有的孩子區分不開想象與現實的世界,會被想象中的怪物嚇到,會因白天看到的動畫片、聽到的故事中有一個嚇人的怪物

而認爲怪物就在身邊。還有的孩子對公平和溫暖的要求很高,一旦老師和家長冷落了他們,或對他們有所不公,就會內心受傷。因此,家長一定要讀懂孩子的心,關注孩子 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有時候,許多困難在家長眼裏不值一提,但卻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對策:睡覺前和孩子聊聊天,給他們關愛和安全感,也給他們機會說出心裏話。如果是因爲看了什麼嚇人的東西,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引導他們克服恐懼,同時要讓孩子看積極快樂的動畫片和圖書。如果在學校出了問題,家長應該與老師溝通,並與老師達成共識,善待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

經常性地說個謊

說謊是孩子心理髮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成長中,孩子發現自己的某些行爲能引起父母的重視,有時會靠撒謊來吸引父母注意。成人常會 使用善意的謊言來處理人際關係,可許多家長不注意迴避孩子,會被他們模仿。因爲某些願望無法實現,類似吹牛、說大話這樣的謊言,在孩子成長經歷中也屢見不 鮮。

如果家庭環境過於嚴苛,孩子的撒謊行爲就會被固化。不少家長常常責備孩子,卻從不思考自己有沒有錯,有沒有對孩子關心不夠。這種粗 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下意識地逃避懲罰,而撒謊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謊言被識破,家長會更生氣,打罵得更狠;如果說謊成功了,就會加強孩子的僥倖心理,更加 習慣撒謊。久而久之,甚至會發展到品行障礙的程度。

對策:父母要因勢利導,鼓勵孩子說實話,這對於孩子心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還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要告訴他們:“不要怕,跟爸爸媽媽說實話,把你的遭遇

和困難都與我們分享,我們和你共同面對一切。”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纔不會選擇用撒謊來逃避。此外,父母千萬不要輕易地將謊言與孩子的品質聯繫在一起,以 爲孩子不學好,這些想法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把自己定位成壞孩子。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說謊已經成了孩子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看心理醫生了。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

哭哭啼啼招關注

孩子的有些哭泣是有心理需求的,表現一般是,偷偷抹淚,哭聲較小,哭泣中穿插一些行爲來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發出聲響或做小動作等。出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家長一般不鼓勵孩子哭出來,導致他們的情緒無法釋放和表達。不少家長在孩子哭泣時,會採取3種錯誤的處理方式。

1、責怪與評判:諸如“走路怎麼不小心”、“這點小事也哭,太懦弱了”之類的話,使孩子得不到家長情緒上的認同和安慰,讓他們不敢再在家長身上尋找依靠和支持,損害親子關係;同時,孩子會將“懦弱”之類的負面詞語接納到潛意識中,降低自我價值感,容易導致他們缺乏自信。

2、錯誤轉移: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會給他們食物來轉移注意力,這導致孩子成年後會將食物或購物與解除痛苦的情緒聯繫起來,形成錯誤的壓力應對方式。轉移注意力也是對孩子情緒的變相壓抑,剝奪了孩子表達情緒的機會。

3、推卸責任:“都怪桌子不好,弄疼寶寶”,許多家長說過這樣的話,殊不知這會讓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導致孩子長大後遇到挫折時,不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總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這也會讓孩子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不知如何從挫折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

對策:孩子哭的時候,父母首先要接納哭的情緒,明白孩子有這個情緒需求,需要經歷哭的過程。家長還要對此情緒持認同、支持的'態度,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摔跤了很痛,媽媽也很心疼,別害怕,媽媽和你在一起。”這是家長增進親子感情的一個契機,讓孩子感受到“在我傷心的時候,還有人在支持我”。

上學就喊肚子疼

有些孩子一提上學就喊肚子疼、頭暈,甚至嘔吐、暈厥,可到了醫院又查不出原因。這就是孩子的軀體障礙。焦慮時,人常常會呈現出一些軀體性症狀,如肚子疼、發燒、腹瀉、出虛汗等。比如有的孩子害怕上學,就會每到週日晚上開始肚子疼,這並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一種軀體障礙的表現。

還有的孩子心理壓力很大,不但會壓抑他們的發展能力,扼殺創造性,還會降低自尊和自信,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導致身體上的障礙。

對策:家

長需要先帶孩子去醫院,排除器質性疾病。如果查不出問題,那說明很可能是孩子心理有問題了。家長需要詳細詢問,讓孩子覺得父母可以信賴,以便找出他們焦慮的原因,並想辦法解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過度自責,就應該及時調整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中止各種偏激的、有悖情理的“高標準、嚴要求”。

父母應該學會通過 評價孩子努力的過程來肯定孩子,充分肯定他們所付出的艱辛和取得的進步。對處在發展過程中的孩子來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2

孩子壓抑情緒的6大危害

一看到家裏的孩子哭,父母的第一反應常常是“別哭,你要做個勇敢的孩子”。如果孩子繼續哭,我們就可能恐嚇他:“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再哭,警察叔叔就來抓你了!”甚至是以呵斥乃至體罰待之。

在父母的重壓下,孩子不得不勉爲其難讓自己安靜下來。可是,孩子如此壓抑自己情緒,找不到合適的出口釋放,情緒就會越積越多,引起情緒阻滯。當孩子情緒阻滯時,他往往糾纏於這些不愉悅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以至於出現以下狀況:

1、內心恐慌,失去安全感,變得退縮、封閉。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 第2張

2、情緒越積越多,到了hold不住的那一刻,最終以父母不可預知的更具破壞力的方式爆發。

3、糾結在情緒之中,看不到其他,或者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妨礙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如好奇心削弱,對新鮮事物失去興趣,學習的熱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變得膽小、黏人、脾氣暴躁……

4、從父母身上學到同樣粗暴的處理情緒的辦法,對他人及自身情緒缺乏瞭解,無法敏銳地察覺他人感受,或漠視他人的感受,情緒感受力弱,情商低。

5、迫於壓力,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隱忍,試圖以此搏得父母歡心。一旦脫離父母,遇到合適的機會,則將負面情緒發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對象身上。如攻擊小夥伴,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表現得蠻橫不講理等。

6、壓抑自己情緒,習慣以“剛強”的假面具示人。當遭遇無法承受的挫折時,反而更缺乏韌性。

哭是孩子表達需求、釋放情緒最好的方式

實際上,哭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在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可以用來有效地表達他的各種需求。

1、在沒有掌握更多處理情緒的技巧之前,哭是孩子釋放情緒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如果我們用“別哭了”去阻止孩子時,等於在告訴孩子,哭不是一種好的行爲,他的情緒不重要,他的感受不重要,他被一票否決了,想想這有多糟糕!

而如果我們不強求孩子止住哭聲,而是陪在他身邊,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表達對他的理解,之後安靜地等待他哭一兩分鐘,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小傢伙的哭聲會越來越小,並逐漸歸於平靜。一旦平靜下來,孩子的臉上就會露出滿意的神情,甚至還可能破涕爲笑,轉而開開心心去做別的事情。

2、孩子越大哭的機率越低。允許孩子哭一會兒,孩子纔會更加充滿力量,更堅強。

也許有些父母會擔憂:若不阻止他哭,他豈不變成一個小小“愛哭鬼”?實際上,這種擔憂是多餘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哭的機率會逐漸降低。允許孩子想哭的時候哭一會兒,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內在纔會更加充滿力量,他才能變得更堅強,愛哭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3、平和淡定地面對孩子的情緒,適度共情,適度安撫,並不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

當然,如果我們沒完沒了用言語去安慰孩子,或者給他講道理,這樣的方式相當於在不斷地將孩子拉回不愉悅的體驗之中。那麼,孩子越是被安慰,越是聽到各種道理,他就越難以安撫。因此,父母應適當地以情緒應對情緒,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雲淡風輕。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3

孩子心中被壓抑的負面情緒最後都去了哪裏?

1、壓抑孩子情緒影響教育效果

出現情緒反應,說明對所接觸 的人或物,對所發生的事產生不滿意的認知,家長和老師往往容易忽視孩子的感受。如果沒有關注到孩子的情緒,不顧孩子的心理感受,不給孩子申訴和表達的機會,就直接加以說服教育,孩子是很難聽得進去的,即使孩子表面上、口頭上看起來服了你,他的心裏卻對你產生了無數的反感和鄙視,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甚至會產生更多的對抗情緒。

2、壓抑孩子情緒影響學習效能

被壓抑的情緒不會平白無故地消失,只是被強行壓制下來而已,情緒會一直尋求表達的機會,這將導致孩子的心境,不知不覺地受到壓抑情緒的影響,失去應有的平靜。帶着壓抑的情緒學習,將會削弱注意力的集中度,學習效率不知不覺地下降了。

比如,被老師無辜批評一頓,如果不給孩子合理的表達機會,孩子心裏是很難服氣的,同時也會對老師的爲人處世產生負面認知,如果一個孩子討厭某個老師,大多數孩子也會討厭這個老師的課,厭學偏科就可能發生了。

3、長期壓抑情緒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負面情緒需要加以宣泄和疏導。不斷壓抑情緒,將會導致情緒進一步疊加,形成一個“心理堰塞湖”,情緒“水位”越積越高,時刻都有決堤的危險。超過孩子的心理承受極限,一旦遇到誘發的導火線,被長期壓抑的情緒將出現噴涌而出,甚至可能出現失控的衝動行爲。

長期壓抑孩子的情緒,還容易引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衍生出更多的焦慮、煩躁、憤怒、敵意、抑鬱等情緒反應,情緒嚴重的還可能會引發精神分裂、雙相障礙、抑鬱症、人格障礙等嚴重後果。

孩子長期壓抑情緒後果 第3張

面對孩子情緒反應,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做法:

首先了解事情真相,掌握第一手資料,爲處理孩子情緒做鋪墊。

只有掌握了客觀事實,纔能有理有據地教育孩子,讓他心服口服。要從多個側面和不同渠道去了解問題經過,以免輕信了一面之詞,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其次,選擇合適的時機,先讓孩子表達感受,再導入自己的教育。

在自己心情平靜的時候,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先讓孩子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釋放孩子積壓的情緒,即使講述的經過與你所瞭解的真相不一致,也不要急於打斷他,而是要耐心等待孩子表達完畢,你再介入處理。你的任務是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之外,引入你所瞭解的真相,並引領孩子去換位思考,使孩子對問題產生新的認知。

最後,策劃新的問題情境,幫助孩子掌握類似問題的處理技巧。

教育的重點不在過去發生的事,而是要幫助孩子在未來再次發生類似問題的時候,能夠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技巧,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反應,這纔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很多家長誤將批評當成教育的目標,導致錯上加錯,會給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作爲家長或老師,如果發現孩子對身邊的人和事產生了明顯的情緒反應,需要及時加以合理疏導,壓制孩子的情緒反應,會產生諸多不良後果。只有正確處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孩子的目的,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