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運動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多人鍛鍊的一個主要方式,運動的情形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時間做不一樣的運動很有必要,下面介紹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1

一、飯後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中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飯後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後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後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後平臥10分鐘。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二、飯後先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保持口腔溼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並幫助消化。

三、飯後再揉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並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肚臍爲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四、飯後聽音樂

《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慾並有助於消化,而飯後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
  

1、練習蹲樁:

[預備姿勢]:站立時,兩腳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掌輕貼於腿兩側,眼平視前方。

[動作]:左腿向左側邁出一步,同時兩手臂擡起成抱物狀,手高不過肩,眼平視前方;兩腿屈膝下蹲約130度,保持平穩,上身挺直;兩手下按與肚臍同高,保持半蹲姿勢15秒。當下肢出現酸、麻、脹感時,緩慢站起來,自然呼吸。

[作用]:可使下肢、腰背肌肉得到鍛鍊,緩解肌肉的緊張。

以上運動,應依照循序漸進、適可而止的原則,從小運動量開始,以運動後心率比運動前增加30%~50%爲準。由於鍛鍊的過程是機能逐步改善和適應的過程,所以運動量的增加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每次鍛鍊時間在20~40分鐘。每週由鍛鍊2~3天逐漸增至5~7天。

2、利用健身器材--太極推手器:

[動作]:面對器械,雙腳同肩寬,雙膝略彎曲,成馬步。雙手張開,分別放在兩轉盤同側的邊緣上,轉動轉盤。練習過程中,推至右邊時,腰部以下重心應向右移,右腿成弓步;推至左邊時,重心向左移,左腿成弓步,反覆進行。練習速度爲中速,一次練習時間掌握在3~5分鐘,做2~4次,可依自己情況而定。

[作用]:能夠鍛鍊上肢肌肉,緩解書寫帶來的手臂肌肉緊張,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消化。

以上運動,要注意動作緩和、均勻,切忌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損傷。

3、赤腳走

[動作]:選擇乾淨平滑,鋪有鵝卵石的林蔭小路,光腳在小石子路上走路慢行。時間掌握在30分鐘爲宜。

[作用]: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與凹凸不平路面的接觸機會,使足底的敏感區域不斷受到刺激,這些刺激信號傳入相應的心臟器官以及與之相應的'大腦皮層,可調節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起到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

4、變速運動

一般來說,慢走步行速度爲25~30米/分,快走步行速度爲70~90米/分,相當於每小時5公里左右,慢跑速度爲每小時6~7公里。步速一般以勻速爲佳,亦可根據地形、地面結構狀況,採用變速方式。運動中,心率應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爲一種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肺功能,放鬆肌肉。

另外,午飯後找個開闊平坦的地方,打打太極拳、做做深壓腿,或者扶着牆緩緩壓一下背,動作幅度不大,卻能放鬆肌肉,緩解長期坐着帶來的肌肉痠痛感。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2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按運動強度來說,散步、走路、廣場舞、太極拳等輕度運動,飯後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可以進行。慢跑、減肥操、騎自行車等中度運動,可在飯後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進行。長跑、跳繩、踢足球、打籃球等高強度運動,宜在飯後兩小時至三小時再進行。

按用餐量來說,如果運動前的用餐量較大,並且吃的是以蛋白質和脂肪爲主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好消化,最好在飯後兩個小時以上再運動。如果用餐量較少,並且食物以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或流食爲主,吃飯與運動之間的間隔時間可以根據運動強度相對縮短。

飯後如何運動

飯後半個小時:在這半個校內,以休息爲主,靜坐與家人朋友一起飯後的聊天,多聊些茶餘飯後的開心的話題。既保持良好的心情,又保障了食物的最佳消化。

飯後1到1.5個小時:這個時候,食物的消化的最高峯基本過去了,一般的運動是沒有關係的。諸如快走、慢跑之類的'運動都可以慢慢展開。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能促進消化,但是劇烈運動還是要節制。

變速運動

動作:一般來說,慢走步行速度爲25~30米/分,快走步行速度爲70~90米/分,相當於每小時5公里左右,慢跑速度爲每小時6~7公里。步速一般以勻速爲佳,亦可根據地形、地面結構狀況,採用變速方式。運動中,心率應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爲一種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肺功能,放鬆肌肉。

運動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運動強身壯體、預防疾病的作用已爲人們所公認。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專家張曉旭稱,運動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盲目跟從,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及時間,切勿步入誤區。

誤區1運動時間越長越好

張曉旭稱,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適度原則,運動也一樣。運動的時候,機體會產生乳酸,長時間的運動會讓乳酸大量堆積在身體內部。而乳酸正是造成肌肉疲勞、肌肉痠痛、肌肉痙攣的主要原因。

運動不是越劇烈,減肥效果越佳。其實,只有持久的小強度有氧運動才能使人消耗多餘的脂肪。這是由於小強度運動時,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獲取能量,使脂肪消耗得快。運動強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反而相應減少。因此,輕鬆平緩、長時間的低強度運動或運動心率+年齡=170次/分的運動最有利於減肥。

剛吃飽飯做什麼運動 第2張
  

誤區2哪裏胖就減哪裏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手臂粗了,就多做做手部的運動,腿胖了就要多跑跑步。但是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脂肪是全身性的,並非練哪個部位就可以減哪個部位的多餘脂肪。

首先,局部運動易疲勞,消耗的總能量少,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控制,但這種調節是全身性的,哪裏供血條件好,有利於脂肪消耗,哪裏就能減肥。例如,減肥者運動一段時間後,腰圍不見小多少,可臉頰卻消瘦了,原因就在於此。運動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入的熱量,纔會導致全身脂肪的減少。

誤區3集中鍛鍊,突擊運動

很多人意識到鍛鍊的必要性,但是平常又抽不出時間,因此週末拿出很多時間去集中鍛鍊。或者長期不運動,突然開始大強度的鍛鍊。張曉旭稱,事實上這種做法非常有害。平時不運動身體已經形成了生理和機體平衡,大運動量訓練時,心肺功能無法適應,身體機能跟不上,就會導致身體超負荷。科學鍛鍊一定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此外,許多人認爲,飯後運動有助於消化,其實不然。飯後半小時內,胃因接納了食物而變得十分沉重。這個時候,即使是輕微的運動都會使胃遭受“動盪”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因此,用餐後最好坐上半小時,然後再外出從事散步等輕量活動。

誤區4早晨鍛鍊比黃昏鍛鍊好

早晨鍛鍊比黃昏鍛鍊好嗎?張曉旭稱,其實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峯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黃昏時的心跳、血壓最平衡,最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改變;黃昏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應該是暮練比晨練好。

有些老年人認爲晨練越早越好,因此喜歡天還沒亮就出門進行鍛鍊,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在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污染物在空氣中堆積較多,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影響。所以晨練應該安排在太陽出來後。

誤區5爬山是老年人最好的鍛鍊

許多老年人認爲爬山是最好的鍛鍊方式,張曉旭稱,其實未必如此。“人老腿先老”,爬山時的負重比較厲害,不利於老年人保護膝關節。上山時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時除自身體重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衝的力量,會加大對膝關節的磨損。尤其對於有膝關節病的老人,爬臺階帶來的關節損傷更厲害。

因此,老年人爬山不宜太頻,要爬也應儘量避免臺階而選擇平路,速度不宜過快。膝關節不適者不宜爬山,可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