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面對難題,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面對,孩子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得到父母的認可,以下是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方法。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1

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狀,那就要注意去看心理醫生

▼抑鬱悲觀的心境、長期情緒低落

當然,從一件或者兩三件事情我們無法看出什麼,畢竟,人有七情六慾,有喜怒哀樂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三番幾次處理事情、問題的態度從輕微抑鬱、消極到中重度抑鬱、悲觀厭世,那就需要家人去注意了,仔細觀察。

若孩子總是對任何東西都不感興趣,常常陷入一種低落很無力的情緒當中,沒有精氣神,就要重視了。

在這裏可以跟以前的行爲習慣做對比,比如之前是個吃貨,但現在對食物了無興趣,常常到了飯點吃幾口敷衍了事就行了,或者之前喜歡玩遊戲,現在卻驚奇地不想玩手機、電腦了。這個時期,咱們可以對視他的眼睛,一般達到了抑鬱地步,眼睛會沒有光,很空洞、疲乏。

▼意志活動減退

意思就是說孩子變得很不自律,比如以前早起早睡,到點就睡,現在晚起晚睡或每天的睡覺、起牀時間都很沒有規律;以前健身愛運動,自律要求自己,現在宅在家啥事不幹、甚至一些小事也幹不好。

▼思維遲緩

指的是孩子反應變得很遲鈍,像一些簡單的問題,他會半天答不出來或者答出來了也不那麼幹淨利落。

一般而言,這些就是抑鬱症的“三低狀態”,除此之外孩子還可能因爲情緒低落而飲食胃口不佳,繼而導致體重下降、失眠。

那麼當孩子患了抑鬱症後,我們應該如何陪他走出抑鬱症呢?

這五個方式,我們要牢記

1、陪他、安慰他

大部分的抑鬱症其實都是來源於心理上的傷害,所以需要我們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多安慰幫助他們,不批判,默默陪在他們身邊,達到一種情感的治療、共鳴。

當然,孩子想獨處的時候,父母不要強行和他們聊天。

2、注意作息

大部分抑鬱的孩子作息是無規律的,全憑情緒做主,一般晚睡、晚起,甚至失眠。

這個時候,作爲他們的親人,我們要給他們規定幾點睡幾點醒,如果總是整晚的失眠,不妨吃抗抑鬱的藥來達到睡眠充足,使他們生理狀況保持輕鬆。

3、運動

建議孩子每天運動至少半個小時,或者跑步或者跳繩或者打球。

據科學研究發現,一定程度的運動可以讓身體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從而使身體達到愉悅的狀態。

簡而言之,適當運動可以使人愉悅起來。所以,運動必不可少。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4、多與外界連接

可以多逛逛菜市場、人多的地方。菜市場屬於人煙氣比較旺盛的地方,很熱鬧,而且賣菜的大叔大媽們爲人熱情,可以溝通無障礙

我覺得可以讓孩子看看人家積極、樂觀的生活狀態,獲得更多的外界信息及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能幫助他們緩解抑鬱的心情。

5、堅持做一件自己擅長的事

爲什麼要這樣堅持做一件自己擅長的事?一般來說,抑鬱症的人無慾無求,整天沒有意志力、興趣做其他的事,堅持做自己一件擅長的事可以讓他們養成習慣、還可以抵抗抑鬱,不胡思亂想。久而久之,身體狀態會好很多。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2

抑鬱是一種以顯着和持久的低情緒爲特徵的疾病。目前,抑鬱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中的諸多因素都與抑鬱的發病機制有關。易患抑鬱的心理學與先前存在的性格特徵密切相關,如抑鬱氣質。

抑鬱會使患者的情緒變得更糟。抑鬱症最常見的形式是患者會經歷最痛苦和最不良的情緒。患者往往處於悲觀情緒中,沒有明顯的原因,外人很難提供幫助。俞會使患者在夜晚和夜晚思考,導致失眠,而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感到虛弱,體力下降,使抑鬱症狀加重,惡性循環。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第2張

心理治療在兒童抑鬱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是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爲矯正治療,認知治療和家庭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更常用。有必要讓孩子熟悉治療前的情況,並建立信任關係。充分尊重,理解和理解孩子的困惑,懷疑,恐懼,脾氣,衝動和痛苦。指導他們,在此基礎上說服,鼓勵和反覆保證減輕孩子的懷疑,恐懼,焦慮和焦慮。

爲了預防抑鬱,不宜繼續全天工作。休息一會兒,喝一杯茶放鬆,不要每天加班超過兩小時,否則會導致慢性疲勞,很容易長時間沮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安排一些娛樂活動,擴大生活圈子,在工作之外交更多的朋友,培養興趣愛好,減輕工作和生活壓力。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心情愉快的重要因素。只要你能睡得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抑鬱。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3

1、孩子憂鬱的性格和他的情緒特質有關聯

情緒是一個人與外部環境互動時產生的感受,這種感受是與生俱來的。

事實上,一個平時不愛言笑、思想較爲負面、心情放不開的孩子,通常和他的情緒特質有很大的關聯性。情緒特質傾向負面的孩子,看起來就顯得比一般孩子更悲觀,顧慮也較多,不論什麼事情都會先看到悲觀消極的`一面,或是對於未來總是有所擔憂。

而情緒特質偏向正面的人,看起來就會顯得較爲樂觀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不同事情,都能保持正面的期待,即使事情不如預期時,也能夠做到自我調節情緒。這也應該是正常孩子本來的面目。

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很容易從性格開朗的孩子身上得到積極正面的迴應,在教養過程中也容易獲得成就感。相反,情緒特質比較悲觀的孩子,容易看到事情不理想或不完美地方,經常陷入說不清的煩惱,表現出愁眉苦臉的樣子或頻頻抱怨的反應,常常讓父母頗感無奈,也充滿着一種對孩子教養的失敗感。

孩子開心或是不開心的時候,除了受到先天情緒特質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不被允許充分表述,沒有適當的引導,孩子可能會習慣性地以壓抑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就可能逐漸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態。

如果一個孩子在與外界互動、認識自己的情緒、調整外在的反應時,沒有得到父母的適當引導,孩子在情緒自我控制的學習方面就會遇到困難,並因此積累過多的負面感受,甚至對相關的人或事物產生拒絕或抗拒的反應。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少見但不能忽視的狀況,那就是“兒童期抑鬱症”。抑鬱症不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也會發生在兒童身上。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兒童期抑鬱症的佔比是2%~4%,也就是說,在一個50人的班級中,就會有一到兩個孩子患有抑鬱症的可能。

對很多父母來講,可能很少聽說過兒童期抑鬱症:“天哪,小孩子怎麼會抑鬱?”“他們有什麼事情可值得抑鬱的?”這就是存在他們心底的疑問。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第3張

在多數父母看來,孩子只需要全身心地去應付學業,根本不存在什麼心理壓力。每當孩子向父母抱怨壓力過大時,大多數的父母只是簡單安慰兩句就不了了之了。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會出現把孩子推入憂鬱行列的可能。

兒童抑鬱症的症狀跟成人稍有差異,兒童抑鬱症多以行爲問題的方式出現,有時會以暴躁易怒或專注力和思考力下降等方式表現出來,但和成人一樣,患抑鬱症的孩子也會表現出比較悲觀、負面,興趣缺失,什麼都不想嘗試的情形,如果孩子經常有這樣的行爲,就需要父母多加留意了。

如何把孩子激進的負面情緒反應轉變爲健康方式的情緒宣泄呢?最基礎的條件就是需要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引導。當然,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父母採取進一步的動作,才能終結孩子抑鬱情緒的“噩夢”。

2、 簡單六步,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的“牢籠”

如何引導孩子徹底走出抑鬱情緒呢?父母所採取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抑鬱情緒有一定的影響, 父母理解孩子,讓孩子感到溫暖,孩子的抑鬱情緒自然就低;父母越是不理解孩子,過分干涉,嚴厲懲罰,讓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觀,就越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抑鬱情緒。

當父母發現孩子經常抑鬱時,不妨試試這簡單六步教養方式,來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的“牢籠”。

1、要陪伴和支持孩子

簡單來說,就是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陪伴和支持。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一種無條件的接納與陪伴,當這樣的條件能夠得到滿足時,孩子自然會比較願意向父母表達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想法,這無疑也讓父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滿足於看到孩子的表象。

此外,父母平時在對孩子的言語也要有所講究,比如,儘量少說一些諸如“多笑一點”“你不要總感覺心情不好”“想開一點吧”之類的改善性建議。事實上,這樣的反饋從心理上來看都是負面的,很難讓孩子真正接受,更無法從中獲得正面的支持。因此,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通過正面的表述,表達對孩子的支持,讓他先肯定自己性格的優點,在面對孩子過度擔憂可能帶來的困擾時,對他進行鼓勵和引導。

2、要傾聽和理解孩子

希望得到父母的傾聽,正是孩子所期望的。但在現實中,爲人父母者,很容易因爲太過於擔心,而急着要告訴孩子該怎麼辦,卻忘了本應要多聽聽孩子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父母尤其要看到,孩子有時候看似無理取鬧、亂髮脾氣,實際上在背後卻是另有原因,這也考驗着父母是否能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父母可以徵詢孩子的想法,例如:“你經歷這件事情對你來說一定不好受,要不要試着跟媽媽(或爸爸、說說看?看看我們能爲你做些什麼……”或者幫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例如:“你說你不想去參加這個活動,是不是擔心去了之後沒有認識的朋友,會有點小緊張?”當孩子感覺到能被父母理解,跟父母的心理距離就會拉近,接下來也會更加願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除此之外,當父母想要指正孩子的想法,或對孩子的做法下判斷時,最好打消這樣的念頭,避免給出任何建議,更不要給他們的想法或做法下結論,這會使本就抑鬱的孩子內心更加不安和缺失安全感。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第4張

父母還可運用表情卡、情緒清單等工具,幫助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達情緒,同時也讓自己更加了解孩子的感受。

3、引導策略要具體可行

當孩子情緒比較緩和,能一起平靜地溝通討論時,可以和孩子談談面對煩心事情時的具體應對策略,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引導讓孩子自己想出一些策略,列出來之後,一起看看每個做法的可行性。

如果孩子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也可給孩子提供一些方向或具體的建議,例如:“心情難過時,可以做一些你最喜歡的事情,像畫畫、聽音樂、運動……”等等。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方式,對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掌控情緒的表露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父母和孩子一起照鏡子,比賽誰能做出最誇張的表情,輪流模仿對方的表情;使用情緒卡片,練習情緒覺察與表達等。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也可用可替換五官拼圖片的貼布玩具,進行表情的配對練習等等。另外,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玩“說反話”遊戲,每個人都故意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成相反的,越誇張效果越好,通常會引來很多爆笑對話,這些都是幫助孩子調節憂鬱情緒的很好方式。

4、不要否定孩子的負面感受

’‘性格特質“比較偏向負面情緒悲觀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因爲一點小事就不開心,這些“小事”,對父母來說可能沒什麼,所以容易脫口而出:“這種事有什麼好難過的,你就是想得太多”之類的話。但這樣說,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你不瞭解他,還會讓孩子覺得不開心是他的錯,久而久之,孩子會選擇忽略自己的情緒感受,往後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可能會變得再也不願和父母溝通了。

5、不要求孩子快速振作

面對憂鬱、悶悶不樂的孩子,父母常常希望通過鼓勵孩子來使他們變得勇敢、堅強一些,比如對孩子說:“大家都這麼關心你,你要振作一點啊!”這些看似鼓勵的話語,對正常情緒的孩子沒有問題,但對本就已有抑鬱的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施壓,並不能激發孩子想要振作的動力,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一種來自外界的壓力,陷入更深的自責之中。

怎樣讓孩子走出抑鬱 第5張

6、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運動

充足的睡眠也有助於改善孩子的情緒。

倫敦大學有關專家研究了兒童期睡眠不足對情緒的長期影響,他們通過調查和研究,得出一個結論:睡眠不足的人,容易出現焦慮、抑鬱和好鬥等行爲。

因此,我們無論是從孩子的健康角度出發,還是從孩子的情緒方面考慮,幫助孩子改善睡眠質量都有現實意義。

此外,有關研究表明,適度的運動可以減輕孩子的抑鬱症狀。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經常運動的習慣,可以把散步、慢跑、跳繩、球類等運動作爲日常運動項目。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